电气设备保养,谨防这五大误区!
省小钱,赔大钱;凭经验,埋隐患
在工厂的日常运营中,电气设备如同人体的“心脏与脉络”,其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、成本控制与**底线。然而,许多企业在设备保养上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误区,看似“省时省力”的操作,实则暗藏巨大风险。
山东鑫和信凭借多年深耕工业电气服务领域的经验,为您盘点五大常见也致命的保养误区,看看您的工厂是否也“中招”了?
误区一:只要设备能运转,就不需要保养
很多工厂把“不坏不修”奉为圭臬,认为定期保养是“浪费时间和成本”。殊不知,电气设备在彻底故障前,往往会经历一个性能缓慢衰减的“亚健康”时期,初期毫无明显症状,一旦爆发就是大故障——接触器触点氧化、线路绝缘老化等问题,极易引发短路、火灾甚至人身伤害事故。
鑫和信建议:预防性维护优于事后维修。建立并严格执行定期的巡检、保养计划,利用红外热像仪等工具检测隐性故障,能将故障风险降低80%以上。
误区二:保养全靠“经验”,不按规范流程操作
“我修了十几年设备,闭着眼睛都能搞定。”——这种经验主义往往会酿成大祸。不同品牌、型号的电气设备,厂家都有明确的保养手册,包括检测参数、润滑周期、备件更换标准等,但不少工厂完全忽视,凭感觉加油、随意调整参数、用错备件的情况屡见不鲜。变频器、保护继电器等参数设置不当,使设备失去保护,运行在危险状态,不规范的操作可能当时看不出问题,但却为日后埋下了巨大的隐患。
鑫和信建议:山东鑫和信始终强调“规范先行”,复杂的电气检修和维护,务必遵循设备手册,结合现场运行数据制定个性化方案,杜绝“经验主义”的盲目性。
误区三:保养后不做记录,问题无法追溯
很多工厂保养完成后,没有任何书面记录,“做没做、做了啥、发现啥问题”全靠口头传达。一旦设备出现故障,根本无法追溯历史保养情况,难以快速定位问题根源;同时,也无法根据设备的损耗规律优化保养周期,导致要么过度保养浪费成本,要么保养不足引发故障。
鑫和信建议:为设备建立专属“健康档案”,详细记录每次保养的时间、内容、检测数据、发现的隐患及处理措施,通过数据积累分析设备运行趋势,提前预判潜在问题,让保养从“被动抢修”转向“主动预防”。
误区四:只重“核心设备”,忽视辅助系统保养
工厂往往把重点放在电机、变频器、配电柜等核心设备上,却忽略了冷却系统、接地系统、电缆线路等辅助部分。殊不知,辅助系统的故障同样会引发连锁反应:冷却风扇堵塞导致变频器过热跳闸,接地不良引发设备漏电,电缆绝缘层老化破损可能造成短路。
鑫和信建议:设备保养始终需“整体覆盖”,从核心设备到辅助系统,从线路绝缘检测到接地电阻测试,一个环节都不遗漏。
误区五:忽略环境因素的影响
设备所处的环境对其寿命有决定性影响,但这一点很容易被忽略。车间湿度大、有腐蚀性气体,会急剧加速元器件和线路的氧化、锈蚀。在纺织、木材加工等行业,粉尘侵入设备内部,会造成短路和散热不良。同时,电网电压不稳定,会严重损害精密电气设备。
鑫和信建议:改善微环境,事半功倍。为关键设备加装防护罩、专用配电柜和稳压装置,这些小投入能极大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。
智慧运维,防患于未然
电气设备保养,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成本支出,而是保障生产效率、降低运营成本的关键环节。跳出传统误区,建立科学、系统的预防性维护体系,是企业实现降本增效、保障生产的必由之路。
地址:山东省曲阜市王庄镇主体功能区104国道路东
服务热线:0537-4573777、0537-4573999、13780783838
企业邮箱:vfd@sdxhxd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