变频器过压与欠压故障分析
变频器运行中,过压与欠压是常见的两类故障。其本质是变频器内部直流母线电压的异常波动,超越了设定的阈值。今天,我们就来拆解这两个故障,给您一份看得懂、用得上的排查指南。
一、变频器过压
过压指直流母线电压超过设定阈值,主要发生在减速制动阶段,少数情况下来自电源侧。
核心原因
1.再生制动能量积累(主要原因)
当电机因外部负载驱动,实际转速超过变频器输出频率对应的同步转速时,电机进入发电状态。产生的电能通过逆变器反送至直流母线,导致电压抬升。
典型工况:
大惯量负载(如风机、离心机)的快速减速。
位能性负载(如提升机、电梯)的下行过程。
2.电源侧电压异常
电网电压本身过高,超出变频器输入范围。
雷电或操作过电压引起的浪涌冲击。
3.制动组件失效
制动电阻未连接、阻值选型过大或已损坏。
制动单元(控制制动电阻通断的IGBT模块)故障。
处理措施
1.参数调整与优化
延长减速时间:通过增大减速时间参数,降低再生能量的产生速率,使其在变频器及外围组件的能力范围内被消耗。
启用与优化制动功能:合理设置制动使用率、直流制动电压与时间等参数,确保制动功能在需要时能及时、有效地投入。
2.加装或检查外部制动组件
制动电阻与制动单元:对于频繁制动或制动剧烈的应用,必须加装匹配的制动电阻和制动单元,为再生能量提供专用的泄放通道。
能量回馈单元:对于大功率且持续发电的场合,可选用能量回馈单元,将再生电能逆变为工频交流电回馈电网,实现节能。
3.检查机械与负载
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机械卡涩或配置不合理,导致电机持续处于被拖拽的发电状态。
二、变频器欠压
欠压指直流母线电压低于正常运行所需的低值,问题主要集中于电源侧及变频器主回路。
核心原因
1.电源输入问题
电网电压过低:因线路压降或电网本身原因,导致输入电压长期偏低。
瞬时停电或电压骤降:上级电源开关跳闸、接触器触点不良或线路虚接导致供电中断。
主回路连接故障:输入端子松动、断路器或熔断器接触电阻过大。
2.大容量设备冲击
同一供电母线上,有大功率设备启动,引起电网电压瞬时跌落。
3.变频器内部故障
预充电回路故障:限流电阻损坏或其并联的接触器(或继电器)未正常吸合,导致直流母线无法建立正常电压。
整流模块损坏:部分整流二极管或IGBT损坏,导致整流输出电压不足。
直流母线电解电容老化:电容容量下降,滤波效果变差,带载时电压急剧跌落。
电压检测电路故障:采样电阻或运算放大器等元件损坏,导致误报警。
处理措施
1.检查与优化电源侧
测量输入电压:使用万用表测量变频器输入端子(R/S/T或L1/L2/L3)的电压,确保其在允许范围内且三相平衡。
紧固连接部件:检查并紧固所有电源接线端子和开关器件触点。
检查电气元件:确认输入侧断路器、接触器、熔断器工作正常,无触点烧蚀。
电源隔离或增容:将变频器与频繁启动的大功率设备从变压器处分开供电,或考虑增大变压器容量。
2.参数设置调整
启用瞬时停电再启动功能:在电网不稳定的场合,设置此功能可使变频器在短暂电压跌落恢复后,自动重试运行,避免不必要的停机。
3.变频器内部诊断与维修
上电诊断:变频器上电时,注意听内部接触器是否有清晰的吸合声。若无,预充电回路可能存在故障。
外观检查:在完全断电并确认直流母线电容已放电完毕后,检查电解电容是否有鼓包、漏液迹象。
检修:若怀疑整流模块、检测电路等内部元件损坏,应交由技术人员进行检测与更换。
三、故障排查逻辑总结
为解决问题,建议遵循以下排查流程:
1.确认故障信息:记录是过压还是欠压,以及发生的具体工况(启动、运行、减速或停机时)。
2.区分故障类型:
过压:重点排查减速制动过程与制动组件。
欠压:重点排查电源输入与主回路连接。
3.执行排查步骤:
先外部,后内部:检查电源、接线、外围组件及负载。
先参数,后硬件:在确保硬件连接无误后,尝试通过参数优化解决问题。
判断:若以上步骤无效,再考虑变频器内部故障或进行硬件升级(如加装制动单元)。
过压与欠压故障的排除,依赖于对变频器工作原理和现场应用工况的深刻理解。通过系统性的分析与排查,绝大多数问题都能得到有效定位与解决,从而保障设备的稳定、连续运行。
地址:山东省曲阜市王庄镇主体功能区104国道路东
服务热线:400-019-7718